公益在中國是個新興話題,上至政商精英,下至平民百姓,因為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因為頻發的災難,介入公益已近乎於一種“時尚”。作為一片熱土,公益圈匯聚了大量資源,也吸引了不少的目光。公益打假、慈善爆料,時常便會成為微博的熱門事件,甚至成為一部分人的職業。日前,來自微博賬號“四月網”針對壹基金的質疑,便是人人監督公益時代的一次典型案例。
  四月網的質疑主要體現在一條微博上,他們羅列了基金會中心網本月18日公佈的各基金會款物支出情況的數據,指出壹基金2013年收到款項3.86億元,支出僅為4701萬元,所以認定李連傑在四川雅安地震期間到20日止,他所創辦的“壹基金”一共貪污了約3億多元的善款。隨後,壹基金否認了這一指控,併發律師函要求“四月網”對傳播“貪污3億捐款”賠禮道歉。同時,壹基金的秘書長楊鵬和理事之一李連傑也在微博上予以反駁。
  毫無疑問,四月網根據相關機構公佈的數據,擁有質疑壹基金善款去向的權利。不過,從質疑的嚴謹性來看,又確實充滿了情緒性與不專業。指控一家公募基金會貪污社會捐款,如果只是看去年與今年的收支賬,那麼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所謂的“腐敗”。按照目前針對公募基金會的規定,公募基金會需要花掉上一年籌款所得的70%,按此邏輯,難道意味著法律規定公募基金會可以貪污30%?
  當然,說到70%的數字,即便按照楊鵬在後來回應中表示壹基金去年總支出1.2758億(雅安救援支出4532萬),也無法占到3.86億元籌款總額的70%。不過,如果看看排名2-10位的其他公募基金會,包括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7家基金會都沒有完成花掉上一年度籌款額70%的任務,只有中國紅十字會一家憑藉收2822萬,支2267萬,以80.3%的比例符合了法律規定。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民眾、企業、機構的捐款頻率,並沒有呈現出一種常態性跟穩定性,而只是隨著災難事件的來去同步起落。去歲雅安蘆山地震災情傳播率很廣,導致此次地震籌集的捐款數額巨大。這就使得各大基金會遭遇了一個難題:災後重建時段漫長,該如何在下一財年花掉如此多的善款呢?
  以往,要完成上述任務並不難,例如直接劃撥給地方政府,具體的執行情況全權交給政府,這對於基金會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省心。但假如公益可以如此簡單,那麼全國只要有一家基金會即可,也毫無必要成立政府以外的N GO了。壹基金並非沒有問題,但它清楚地意識到了籌款難、花錢更難的大問題。要把錢花好花到位,還要透明公開,給予捐贈人及時準確的回饋,某種意義上,這比賺錢和捐款還要難。
  正是基於重建消耗時間較長,又要確保透明有效地花錢,想要在一個大災年的後一年花去瘋狂涌來的“善款”,絕對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到目前為止,也只有跟政府關係較為密切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能夠做到符合法律規定,其他位列前十的九大基金會都未能達到法律上的規定。
  有善意的關註者表示,壹基金要儘快把錢花出去,言外之意在於,我相信你沒貪污,但我希望你可以趕緊援助災區。事實上,相不相信貪污不該靠個人情緒判斷,而要弄懂基本情況,查看相關數據報表。僅僅憑藉收支對比,而不管餘款情況就指責基金會貪污,這是極不負責任的。這樣的做法除了嘩眾取寵,引人眼球,絲毫沒有正面的價值。再者,更快地花錢必須兼顧透明有效地花錢。中國官辦公益機構曾在“透明公開”上重重摔了一跤,今天,依靠大型災難動員而崛起的民間公益機構,如果不能在透明上做足文章,教訓必然更加慘烈。至於有效,這是一個更為高級的要求,簡單將善款送給災民,還是費盡心力建設一座堅固的學校,二者的價值和難度判然可分。
  與壹基金類似,中國短期內成立的數千家公募基金會都還處於成熟定型的路途中,輿論的監督和批評是非常必要的,這對於它們加快改革、走上正軌都極富裨益。但需要指出的是,批評未必要建設性,但一定要具備專業性。簡單粗暴地指責無助於中國公益的發展,而只能淪為無意義的口水仗。  (原標題:[社論]簡單粗暴的質疑無助中國公益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00baot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